级别 |
政府部门 |
行业协会 |
||
分/次 |
满分 |
分/次 |
满分 |
|
国家级 |
8 |
32 |
4 |
16 |
部级 |
6 |
24 |
3 |
12 |
省级 |
6 |
24 |
3 |
12 |
市级(设区) |
4 |
16 |
2 |
8 |
县级 |
2 |
4 |
1 |
2 |
考量 |
具体考量因素 |
计分标准 |
得分 |
持 |
未转让的待认定商标 |
10年以上 |
50 |
5年~10年 |
30 |
||
3年以上5年以下 |
15 |
||
受让取得的待认定商标 |
10年以上且受让期满8年 |
50 |
|
5年~10年且受让期满5年 |
30 |
||
3年以上5年以下且受让期满2年 |
15 |
||
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 |
10年以上 |
50 |
|
5年~10年 |
30 |
||
3年以上5年以下 |
15 |
||
地
|
待认定商标所指商品或服务的 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中排位 |
1~3位 |
25 |
4~6位 |
20 |
||
7~10位 |
15 |
||
11~15位 |
10 |
||
待认定商标所指商品或 服务在中国城镇覆盖率 |
80%以上 |
25 |
|
60%~80% |
20 |
||
40%~60% |
15 |
||
20%~40% |
10 |
具体考 |
计分标准 |
得分 |
满分 |
||
宣 |
全国性 |
广播电视 |
15 |
30 |
|
报刊杂志 |
10 |
||||
其他 |
5 |
||||
省级 |
广播电视 |
8 |
15 |
||
报刊杂志 |
4 |
||||
其他 |
3 |
||||
市级 |
广播电视 |
5 |
10 |
||
报刊杂志 |
3 |
||||
其他 |
2 |
||||
县级 |
广播电视 |
3 |
5 |
||
报刊杂志 |
1 |
||||
其他 |
1 |
||||
宣传程度 |
近三年内宣传费用的投入金额 |
1亿元以上 |
30 |
30 |
|
5千万元~1亿元 |
20 |
||||
1千万元以上5千万元以下 |
10 |
||||
宣传的持续时间 |
10年 |
30 |
30 |
||
5年~10年 |
20 |
||||
3年以上5年以下 |
10 |
具体考 |
计分标准 |
得分 |
|
打 |
维权10次以上 |
涉案总金额100万元以上 |
40 |
涉案总金额50~100万元 |
30 |
||
涉案总金额50万元以下 |
20 |
||
维权4~9次 |
涉案总金额50万元以上 |
20 |
|
涉案总金额20~50万元 |
15 |
||
涉案总金额20万元以下 |
10 |
||
维权1~3次以下 |
8 |
具体考 |
计分标准 |
得分 |
||
近 |
生 |
大宗产品 |
3亿元以上 |
30 |
2亿元~3亿元 |
20 |
|||
1亿元以上~2亿元以下 |
10 |
|||
高新技术产品 |
2亿元以上 |
30 |
||
1亿元~2亿元 |
20 |
|||
5千万元以上~1亿元以下 |
10 |
|||
涉农产品 |
1亿元以上 |
30 |
||
5千万元~1亿元 |
20 |
|||
2千万元以上~5千万元以下 |
10 |
|||
服务 |
2亿元以上 |
30 |
||
1亿元~2亿元 |
20 |
|||
5千万元以上~1亿元以下 |
10 |
|||
近三年的质量情况 |
国家相关部 |
质量统检均合格 |
10 |
|
质量抽检检查均合格 |
8 |
|||
质量定期检查均合格 |
6 |
|||
出口商品质量检验均合格 |
10 |
2、相关证据材料提供
(1)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或其他证书,如“国家免检”证书;
(2)企业近三年的年销售额:近三年审计报告,尤其包括近三年销售情况的审计;
(3)海关报关单,国内外销售合同及销售发票、增值税发票,向税务部门缴纳的“销售利润明细表”;
(4)有关行业协会出具的“市场占有率”、“全国排名”的证明;
(5)近三年经济指标,包括公司工业总产量、销售收入、利税等在同行业的排名
(七)待认定商标的其他因素(满分40)
1、商标设计具有显著性。(满分10)
该商标有自身的特殊含义,商标的创造有自身独特的方式或者具有较强的识别性,不易与其他的商标或标志构成近似。
2、该商标在外国(地区)的注册情况以及销售使用该商标指定的商品或开展经营服务情况。(满分10)
3、该商标在其他商品或服务领域中的知晓程度。(满分10)
4、商标的内部管理制度。(满分10)
企业设有商标管理机构,配备商标管理人员,并能掌握有关商标的基本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,具有完备的商标使用、印制、管理、档案等项制度,规范使用商标。
五、给予认定的标准
若以上七个考量因素总分值达到360分即为授予驰名商标最低分值,最高分值不限。
六、不予认定的情况
1、在申请过程中有故意隐瞒事实、弄虚作假、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行为的;
2、企业产量、销售收入和利润、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二年以上呈下降趋势,且幅度较大,缺乏市场竞争力的;
3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:
(1)质量抽查被判为不合格或发生较大质量事故、有国内外重大索赔事件的;
(2)因环境污染、食品不安全、安全生产存在隐患被有关部门查处的;消费侵权纠纷、劳资侵权纠纷、缺少社会和劳动保障、企业缺乏诚信等原因,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;
(3)生产经营国家强制管理商品,未获得相应批准证书的;
(4)没有按法定要求实行商品“三包”,售后服务差,消费者或用户投诉率较高,缺乏社会公信度的;
4、申请人的注册商标被他人以“注册不当”向国家商标局请求撤销,正在审理的;
5、申请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,或者具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、法规、规章行为的。
鉴于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同时适用于行政途径和司法途径,标准应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,作为行政法规颁布实施,以前各部门作出的与标准相抵触的有关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规定,同时失效。
笔者认为,尽管上述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思考是粗浅的,其科学性和完整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,但希望采用这种方式把这一问题提出来,通过抛砖引玉,以引起立法界和司法界对该问题的思考和重视。
上一篇:论企业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策略
下一篇:浅谈律师的人际关系处理